化妆品的品质和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原料的选择和使用。了解化妆品原料的分类与特性,对于化妆品的研发、生产以及消费者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.
基质原料
- 油性原料:是化妆品的主要基质原料,包括油脂、蜡类、高级脂肪酸、脂肪醇和酯类等。油脂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,防止水分蒸发,还可溶解污垢,起到清洁和保护皮肤的作用。蜡类则可提高产品的成形性和稳定性,赋予产品触变性和光泽度,常用于膏霜类、乳液类和唇膏等固体化妆品中.
- 粉质原料:是粉底、香粉、胭脂、眼影等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无机粉质原料、有机粉质原料和其他粉质原料。它们不溶于水,具有遮盖、吸收、延展、调色、填充和摩擦等作用,能够遮盖皮肤瑕疵、吸收油脂和汗液,并赋予皮肤色彩.
- 溶剂类原料:是液状、浆状、膏状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,主要包括水、醇类和酮、醚、酯类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等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,而醇类可作为香料、油脂的溶剂,还能使化妆品具有清凉感和杀菌作用.
辅助原料
- 香精和香料:能够赋予化妆品特定的香气,掩盖原料的不良气味,给使用者带来愉悦感。香料是调配香精的中间产品,而香精则是人工配制的香料混合物.
- 颜料和色素:又称着色剂,可使化妆品呈现出各种颜色,主要用于美容化妆品中。常用的着色剂包括有机合成色素、天然色素、无机颜料和珠光颜料等,但由于部分合成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,因此化妆品对着色剂有严格的安全要求.
- 防腐剂和抗氧剂:为了防止化妆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而变质,需要添加防腐剂。而化妆品中的油脂等成分容易在空气中氧化,导致产品变质,因此抗氧剂也是必不可少的.
- 表面活性剂:具有去污、增溶、洗涤、润湿、分散、发泡、消泡、杀菌、乳化、抗静电等多种作用,是化妆品中常用的原料之一。根据来源和性质,表面活性剂可分为天然表面活性剂和合成表面活性剂两类.
- 水溶性高分子:是面膜和凝胶剂型化妆品的主要原料,在水中能溶解或膨胀形成溶液或凝胶状分散体系。它们具有成膜性、胶凝性、黏合性、触变性、增稠性、悬浮性、保水性及助乳化等作用,能够为化妆品提供多种功能.

